【水缘文学•散文随笔】那不管||侯国平(河南)

更新时间:2025-09-21 21:10:22 来源: 作者: 浏览:2次 评论:0

导读:那不管文/侯国平那不管,是一句徐州方言,大约是不能那样作,或者那样使不得吧。龙年初秋,受袁成兰大姐之邀到徐州睢宁访古。这里就是东汉末年大帅哥吕布退出历史舞台的下邳古城,中国四大美女貂蝉也是从这里走出人们的视线,再无消息的。我徜佯在古城街头,似图聆听..

那不管

文/侯国平

那不管,是一句徐州方言,大约是不能那样作,或者那样使不得吧。

龙年初秋,受袁成兰大姐之邀到徐州睢宁访古。这里就是东汉末年大帅哥吕布退出历史舞台的下邳古城,中国四大美女貂蝉也是从这里走出人们的视线,再无消息的。我徜佯在古城街头,似图聆听当年古战场上,人呐喊,马嘶鸣,我想贴一张寻人启事,从人群中寻找貂蝉走失的模样,在依稀可辨的白门楼土垣上,我想象着,曹刘联手,大战中布的壮烈场景。有多少英雄豪杰都在历史的长河里灰飞烟灭。独留下,生长在睢宁大地上的父老乡亲,仍在世世代代抒写着人生传承,生生不息。

秋风拂面,漫步在睢宁街头,我看到了新时代淮海儿女匆忙的脚步,热闹的市井,健美的小伙,美丽的姑娘。徐州女儿的美,没有江南女子的苍白,也没有关东俊女的黝黑,而是一种健康、活力的太阳色,独具谁海风韵,让人心生爱意,羡慕不已。

尤其让我感慨良多的,是一句方言,那不管。

当你站在古城街头,有一道风景会让你感叹不已。十字街头,红绿灯下,很少看到摇小红旗,穿黄马甲的交通协管员,人们过马路都是彬彬有礼地走斑马线,看见红灯就会微笑站立,很少看到乱闯红灯的,我问一位路人,为什么不闯一闯?他马上理直气壮的说,那不管。

为什么说那不管呢?有人说,这话是睢宁百姓的口头语。如今在官场中也耳熟能详了。睢宁官场中的禁酒令,在全国小有名气,只要在上班期间饮酒,哪怕在中午的接待中,喝一杯,立刻就会丢官免职,而且是先免后查。在我们初到睢宁的接待中,果然无酒,只有便饭。我问陪行的作协管主席,为什么不能小饮一杯,他斩钉截铁的说,那不管。

不知是清廉的官风,吹动了纯朴的民风,还是纯朴的民风生成了清廉的官风。有名人言,有贪官必有暴民。换言之,有良民,就一定有清官,每一个感动社会的好人背后,一定有亲民爱民的清官。在广序的睢宁大地上,由于吏治清明,社会和谐,好人就象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,好人故事就象春风一样吹遍了睢宁的每一寸土地。好人张广之就是其中的代表。

张广之是睢宁县的普通农民,今年84岁了。他的口头语就是那不管。张广之老人家徒四壁,每天仅靠者杏儿一般大的土豆,和蚕豆一般大的大蒜为炊,过着一块饼,一碗汤,一头蒜的简单生活。但他却把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都用在了做好事上。

张广之居住的张集村,紧邻一条老濉河,河的对岸就是安微省小宋庄,一条河阻断了苏皖两岸父老乡亲的来往交流。张广之把这事当做了自家的事,看在眼里,急在心上。他把家里的猪和鸡卖了,买了一条小木船,开始了免费摆渡,过河的人络驿不绝,有人要给摆渡钱,张广之不要,他说,那不管。有人问,你花钱又出力,又不收费,图个啥?张广之笑着说,图个做好事,心里高兴。

再普通的人一辈子也会做上几件好事,难的是年复一年,坚持下来,几十年如一日。张广之老人,就是这样几十年做好事,不图名,不图利的好人。

免费摆渡十几年后,张广之发现,小木船虽好,只能渡人,不管摆车,还是不方便。于是就决心自己动手修一座桥。对一个普通农民来说,修桥是大事,钱从哪里来呢?他把家里的树,羊卖了,鸡蛋舍不得吃也卖了,钱还是不够。于是,他就给五个儿子两个女儿逐一打电话说,我要修桥,钱不够,你们都要拿一点,权当孝顺我看病了。孩子们纷纷掏钱,最多的一个女儿拿了七千块,总算凑够了三万多元。

历时半年多,一条横跨在老濉河上的小桥建好了,看着来往两岸的三轮车,拖拉机从桥上走过,张广之高兴得就象小儿得饼。这时候有人劝他,何不向高速公路学习学习,设个收费站,每天也能见点银子。张广之老汉连连摆手说,那不管。

张广之老人的事迹,感动了睢宁大地,县里把他评为睢宁好人。王军书记亲自把二十万资金送到他手上,并号召人们向他学习。有人对他说,这下好了,拿着钱到港澳台转一圈,风光风光。张广之老人还是说,那不管。一转眼,他又把二十万一分不少地用在了修路上,把村里的泥泞土路,修成了水泥路。

稻花飘香时节,我们见到了张广之老人,八旬之人,依然手脚麻利,满脸红光,每天还要缠棉钱,挣个块儿八角,贴补三餐。我们走在老人捐资修建的水泥水道上,路面不宽,但干净整洁。我们见到了横跨在老濉河上的那座便民桥,虽没有长江大桥的雄伟,但依然夺目壮观。我们问及老人修路建桥的善事。老人淡淡一笑说,都是小事。当我们提及要为老人写几句文章的时候,老人又摆手说,那不管。

这一刻,我的心颤抖了一下,我想起了灯红酒绿的名利场,想起了汹涌澎湃的三公潮,想起了制假售假的黑作坊,想起沽名钓誉的是非地。这时候,我们多么需要这一声亲切的乡音哟,那不管!

(本文系水缘文学(ID:sywxwk)原创首发,作者:侯国平


侯国平。河南正阳人。中共党员。大专文化、曾在南风窗、中国经济时报、等十几家媒体开设专栏、主创故事新编。省作协会员。现居平顶山。


免责声明:《【水缘文学•散文随笔】那不管||侯国平(河南)》一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水利在线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,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,转载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,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,请即与水利在线联系(QQ:593295900),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。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,可以点击下面的打赏按钮,对本站进行打赏支持!

| 评论

评论

帐  号: 密码: (新用户注册)
验 证 码:
表  情:
内  容: